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7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新闻发布会在湖南省株洲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该专业赛于8月10日前完成报名,瞄准“北斗创新技术”和“北斗规模应用”两大专业方向,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北斗关键技术、北斗技术融合、北斗核心装备等方向的项目,遴选一批高水平北斗应用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斌称,该赛事根植于湖南先进制造业的沃土,有望进一步放大湖南作为北斗核心技术策源地的优势和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的影响力,构建出“赛会一体、场景驱动、广泛赋能”的发展模式,加速北斗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助力湖南北斗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迈进。周斌说,此次大赛精准梳理并发布了涵盖政府治理、产业升级、国际服务等方向的150余项北斗应用场景需求,着力引导技术团队针对低空经济监管、智能交通调度、跨境物流等领域应用的堵点、痛点开展攻关,实现项目成果从路演到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的无缝衔接。
大赛构建了“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制,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比如,大赛面向参赛项目开放省级重点实验室核心设备和“北斗+低空经济”中试基地,提供共性技术平台服务。株洲联合上交所设立“北斗科创企业培育库”,整合10亿元北斗产业基金、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资源,组建200余人专家团队,为参会项目提供“股权融资+中试服务+技术优化”等服务。
大赛进一步深化了北斗领域国际合作与标准建设,提升全球创新竞争话语权。“我们积极推动北斗专业赛与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联动,深化湖南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组建北斗国际应用联盟,建设中非北斗服务中心,加快北斗技术‘走出去’。”周斌说。
株洲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张俊则补充介绍,今年大赛在赛制设计、应用场景设置、落地孵化等三方面着力创新举措加速推动项目落地。一是双赛道分层赋能,首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赛道,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意见》,鼓励获支持的创业项目在株洲创业。二是场景化赛题深度嵌入产业链,让方案“即研即用”。紧扣株洲产业特色,重点征集“北斗+轨道交通”“北斗+低空经济”两大方向的场景化赛题,同时拓展在物流、环保、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三是构建了“1+3+N”服务体系,为项目提供全链条成果转化支持,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探索破解转化难题。
另据株洲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亚亮介绍,近年来,株洲积极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北斗应用典型示范场景。作为全国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株洲市现已规划北斗应用场景130个,已建成42个、在建36个,在公安、住建、农业、应急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株洲特色的世界级、国家级的北斗规模应用场景。2024年,株洲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达171亿元,增长38%,其中核心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刘亚亮表示,这些成果得益于株洲探索的一批有效举措。比如,通过建设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等一批北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产业创新发展与技术迭代、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组建总规模15亿元北斗时空产业基金,构建服务早期创新型项目的“先投后股”机制,为北斗创新项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等。
本次大赛由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湖南省科技厅与株洲市政府共同主办,工信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湖南省科技事务中心、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株洲市科技局和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联合承办。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