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湾建设“点蓝成金” 

2025-07-09 21:54: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夕阳余晖洒落在金色的沙滩上,岸边翠绿树木郁郁葱葱,远处是一湾海水碧波荡漾……生态环境部9日公布的“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大港湾分外引人关注。

惠安是千亿经济强县,拥有石化、石雕等产业,但是随着经济和工业发展,污水、废渣等带来的海湾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惠安迅速行动。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先后投入150亿元开展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从源头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排放,园区也跻身全国化工园区20强、荣膺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

为促进石雕行业绿色发展,惠安累计关闭取缔592家、整改提升370家、整合提升72家石雕加工企业,并投资20亿元,建设雕艺循环经济产业园,把产生的石渣石粉制成基建用的混凝土和干粉,年均处理量达30万立方米。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建设的带动下,如今的大港湾已成为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最好的湾区之一,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100%。大港湾也成为首个入围优秀案例的绿色产业型海湾。

大港湾是推动环湾地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缩影。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美丽海湾建设“点蓝成金”,让高质量发展实践更有成效。

同样入选“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的广西北海涠洲岛强化智慧监管,通过美丽海湾“生态云”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为美丽海湾建设提质增效赋能。高颜值的“碧海银滩”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银山”,2024年涠洲岛旅游消费约64亿元,同比增长37.43%。

为了更好地推动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2025年美丽河湖暨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推进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巩固碧水保卫战成果,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提升科技支撑水平,聚焦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求,着力破解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所面临的科技难题。

张志锋表示,以美丽海湾建设的绿色发展要求倒逼沿海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要进一步增强陆海统筹协同治污效能,拓宽“碧海银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环湾地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着力支撑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生态空间,推动美丽海湾建设迈向更高阶段。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