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王婷婷
7月12日,由重庆科技馆、重庆市科协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小小科技辅导员培训活动圆满落幕。经过三个月的激烈比拼,40名优秀学员从全市14个区县、76所学校的12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签约资格,将于暑期在重庆科技馆国防科技展厅开展讲解服务,以童声传递国防力量,用科普践行爱国使命。
本届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聚焦“科普少年说——国防力量”活动主题,围绕“国防英雄”“大国重器”“智慧军工”三个板块,通过诗歌朗诵、脱口秀、讲故事等多元形式,让青少年感悟科技强军的深刻内涵。小选手们从激昂的战地诗歌朗诵,到严谨的科普讲解,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教育实践。
培训营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话说“东风”导弹》拉开序幕。国防科技大学工学博士胡正东围绕“什么是导弹”“中国导弹类型”“东风导弹发展史”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导弹的定义、中国导弹类型及东风导弹发展史,用通俗语言拆解复杂技术原理,揭开“东风”导弹的神秘面纱,让学员们深切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力量。此外,活动特别邀请重庆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针对性辅导学员们的站姿走位、仪态手势与互动技巧,全面提升科普讲解能力。
决选阶段,80名选手围绕展品讲解、科学素养考核两项内容进行现场比拼,对坦克演示,枪王之王,航母舰载机升空战斗体验等展品展项,运用所学知识,以创新形式和趣味互动进行现场讲解。重庆市巴蜀小学的李思妤在讲解地空导弹展品时,延伸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为国铸盾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责任担当。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越来越多的选手从单纯被英雄故事感动,转变为主动学习国防科技知识,立志成为科技强军的生力军。
据了解,获得签约资格的40名准小辅,将于7月底在重庆科技馆国防科技展厅开展科普辅导。他们平均年龄仅9岁,却要完成每日6场次、每场15分钟的高强度讲解任务。他们将通过通俗化、趣味化、互动化的讲解,传承红色血脉,让爱国主义教育跳出说教模式,生动呈现“陆海空天”现代国防图景。
下一步,重庆科技馆将持续发挥科普场馆优势,以展品展项资源为依托,打造高质量科普教育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在科学家精神感召下,从增强民族自豪感走向践行报国行动,让科技强军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