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地学领域大模型GeoGPT入选全球AI向善创新案例

2025-07-13 17:08: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肖乐

7月13日,记者从之江实验室获悉,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上,之江实验室主导研发的地学领域大模型GeoGPT被《人工智能向善创新实践案例集》收录,并荣获国际电信联盟颁发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奖。目前,GeoGPT已吸引来自135个国家的4万余名地球科学研究者注册使用,显著提升科研效率。

GeoGPT是一个开源、非营利的地学领域AI模型,受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使命愿景启发,融合了深时地球数据与智能算法,包含深度检索和分析理解、文献阅读和数据抽取、地质图问答和生成、知识图谱提取与构建等一系列科研工具,以及智能体开发平台。

如何将海量无脊椎动物古化石数据从《无脊椎动物专著》等纸质载体抽取出来,是古生物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GeoGPT研发团队与美国普渡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开发大模型数据智能抽取工具。这一工具相比人工提取及传统算法节省了75%的时间,目前已完成约2000页文本的自动化数据抽取与人工校验,并将数据汇入Treatise在线数据库,实现全球共享。

为推动GeoGPT在国际科学界的透明合规和开放共享,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性的地球科学科技公共产品,一个独立的、国际化的GeoGPT治理委员会于2024年底成立,以确保项目符合伦理、法律和运营标准,同时为用户和相关方提供透明性。在该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之下,GeoGPT已于今年4月27日面向全球开放使用,同时开源三个模型及训练数据源列表。

此外,GeoGPT的全球开放使用为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如通过微藻分类算法高效预警赤潮,监测效率较人工提升1000倍;能评估全球变暖对微藻分布的影响,为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进入了开放资源创新的时代,这里的开放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代码为核心的开源,而是涵盖数据、方法论等多方面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我们需要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务的科技公共产品,发挥AI所有的能力,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充分体现。”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