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力建设天府实验室 打造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2025-07-15 11:12:4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今年,四川省科技厅印发了《天府实验室年度目标签约并与保障激励挂钩实施方案(暂行)》。这是四川在实验室管理创新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与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让天府实验室开启了以目标为导向、有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的新模式。

天府实验室是四川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基地。2021年,四川启动天府实验室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组团“出道”。

面对全国实验室建设“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四川如何推动天府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新路径?7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四川找寻答案。

政策筑基从“建起来”到“跑起来”

如何确保实验室“跑出实效”?四川给出的答案是:搭建政策框架,推动天府实验室从“建设期”向“运行期”高质量转型。

2024年12月,四川省科技厅印发《天府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明确了天府实验室的布局与组建、运行与管理、科研组织与成果转化、监测与评估。《天府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出炉,将加快实现天府实验室规范化、实体化、高质量运行,提升天府实验室建设运行的质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在资金支持上,四川同样给予了大力支持。根据《关于支持天府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科研经费方面,在天府实验室3年建设期内,四川省级财政给予每个实验室最高20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统筹用于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科研攻关;运行经费方面,省、市(区)和依托单位共同予以支持,省级财政每年支持不超过1000万元,自批复后连续支持5年,用于实验室单聘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

此外,依据《天府实验室年度目标签约并与保障激励挂钩实施方案(暂行)》,天府实验室需在年初制定详细的年度目标任务书,明确科研方向和重点任务,并在年度结束1个月内开展自评;四川省科技厅则组织专家对各天府实验室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按照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实验室,支持运行经费1000万元;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支持运行经费600万元;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不予支持运行经费。目前,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已制定2025年度目标任务书,并与四川省科技厅进行了签约。

机制创新 制定“入轨”评估指标

“今年7月,我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首个大模型‘天绛·诸葛’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初审,即将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天府绛溪实验室先进计算中心产品研发部部长张楠欣介绍,“该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多规格参数,可适配端侧到云端的各类场景,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天府绛溪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重点产业,开展“具身智能、电磁感知、泛在互联”领域前沿科技与产业技术创新。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已入驻前沿研究中心6个,承担国省级重大项目22个,成功孵化出10家硬核科技企业,将于2025年年底接受“入轨”运行考核。

为确保考核评估科学规范,四川建立了严格的“入轨”评估机制,出台了《四川省推动首批天府实验室高质量“入轨”工作方案》。四川省科技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天府实验室建设期满后组织开展“入轨”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评估合格的实验室进入运行期,省级财政按政策给予支持;评估不合格的实验室给予1年整改期限,期满后评估仍不合格的,报省政府批准后不再纳入天府实验室序列。

通过“入轨”评估,四川旨在推动首批天府实验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前沿科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入轨”和高水平运行,为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四川将进一步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天府实验室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