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马于勤
7月10日,国网玛多县供电公司职工闹吾昂旦熟练地跳下电力工程车,肩挎工具包,走向牧民达杰家中。他此行的任务,是为这户家庭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电压稳定,设备运行正常,达杰阿爸,您放心用!”闹吾昂旦站起身,用流利的藏语向达杰解释着用电注意事项,笑容质朴而真诚。谁能想到,眼前这位干练专业的电力职工,正是国家电网“阳光助学”工程和“三定生”政策培养出的首批本地电力员工。从昔日受助学子,到今日守护家乡光明的“电力娃”,他的转变是国家电网在平均海拔4500米玛多高原倾情帮扶的缩影。
面对高寒缺氧环境下群众脱贫后的返贫风险,国家电网公司将温暖与力量注入黄河源头。“同舟工程”“阳光助学”等多元举措,如同高原不灭的灯火,点亮牧民希望之路,织就守护民生的暖心网,让雪域暖流恒久涌动。
同舟工程 撑起救助希望伞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地处偏远,生存环境恶劣,医疗资源短缺,各类高原病、慢性病、传染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农牧民返贫的风险极大,玛多县政府在全县设立了临时救助体系,针对老百姓出现的临时性重大疾病进行救助。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补充作用,进一步完善玛多县社会救助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参与玛多县社会救助工作,补充完善玛多县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有效减轻困难家庭经济压力,传递社会关爱。
今年开春,国网玛多县供电公司电力工人康晓龙和同事在黄河乡进行春季安全用电检查,走访才让家时发现只有老人和生病的小孙子在家,了解到孩子患重症肺炎的困境。康晓龙立刻想起国网捐赠的帮扶资金设立的“同舟工程”医疗救助政策,他赶忙向才让详细解释政策内容和申请流程,还主动提出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准备材料,并亲自陪同才让前往县政务服务中心提交申请,经过救助如今小孙子已经康复,又能在草原上追着小羊跑了。才让说,这笔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才让的故事并非个例。自2019年“同舟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已连续6年持续推进玛多县的困难家庭医疗救治工作,2025年已为28户困难家庭初步搭建起救治的保护伞。
此外,国家电网联合北京电力医院,实施国网医疗巡诊项目,通过开展义诊活动、前往敬老院等地诊疗、健康宣教及疾病筛查等服务,提升基层与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缩小与其他城市医疗服务差距,体现社会公平与关爱,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均衡发展。
阳光助学 点亮孩子的希望之光
在玛多县学校里,有不少孩子来自贫困家庭,上学对他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经济的压力却常常让他们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
国网果洛供电公司的阳光助学工程,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这些孩子的心田。公司不仅捐赠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除了资金上的支持,青海果洛公司还持续推进“三定生”校企联合、适岗培训、跟踪培养,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致富、整村受益的培养机制。以“教育+就业”帮扶为重点,依托自身招聘需求,创新实施青海藏区学生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三定”培养帮扶新举措,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截至目前,已有40名“三定生”在工作岗位上利用自身“藏汉双语”优势,消除语言隔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此期间,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超213次,架起与客户的“连心桥”。
从同舟工程传递社会关爱,到阳光助学点亮孩子梦想,国网玛多供电公司的一系列帮扶行动,让玛多县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国网人将继续秉持着责任与担当,与玛多县的群众携手共进,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