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体能滑坡”,暑假体育作业“玩”出新花样

2025-07-15 14:07:30 来源: 新华社 点击数:

暑假来临 “神兽”出笼

如何避免孩子体能滑坡?

重庆三所学校

为不同年龄段的体育作业做“加减法”

给出了解决方案

——减去刻板要求,加上个性选择

减去单一训练,加上多元发展

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的

暑假体育作业要求

每天必选的基础训练项目

和选做的兴趣运动项目各30分钟

“体育作业不是负担

而是填补没有书面作业的时间空白”

校长刘君

道出了暑假体育作业的设计初衷

刘君说

基础练习部分的设计紧扣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对各年级的要求

遵循不同年龄段身体发育的规律

一二年级

关注协调性、平衡感和柔韧性

所以他们的暑假体育作业里会有

30秒短绳、燕式平衡、静力拉伸等内容

到了三四年级

孩子们身体协调性和灵敏度在发展

核心力量也需要加强

就会加入仰卧起坐、速度跳绳等项目

五六年级

重点转向发展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

所以增加了耐力跳绳、挺身跳这类练习

“跳短绳是贯穿六个年级的保留项目

因为它是一项非常好的全身性运动

对孩子手脚协调配合能力

心肺耐力的提升都特别有帮助”

选做运动项目则鼓励户外运动

以及有团队配合的运动

二年级学生段艺珊觉得

暑假体育作业很好玩

她用每天早晚两个时段

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

妈妈熊敏说

假期体育作业

与孩子在校时的体能干预队衔接

让孩子在科学引导、正向激励下

形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刚入学时那个不爱动的小胖墩儿

变成了精悍的运动女孩

巴南区鱼洞中学的体育作业

则是一份“运动菜单”

“菜单”内容

兼顾多样性、趣味性、自主性和知识性

“中学生需要更多自主权”

学校党委书记苏毅说

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

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或调整强度

甚至可以自主设计运动挑战

“与小学阶段不同

中学体育作业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高二学生王俊栖

每天晚上安排60分钟运动

他喜欢跟家人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

他说运动已成习惯

没有“作业”压力

“暑假以习惯养成和兴趣探索为主

学期中则侧重技能提升”

苏毅说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校建议家长设立家庭奖励机制

倡导家长以身作则

制定家庭运动计划

家校协同

让体育作业不再是单方面的要求

而成为家庭共同参与的健康活动

在高等教育阶段

西南大学的暑期运动倡议

展现出更开阔的视野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介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校就形成了假期体育运动的传统

现在内容更加科学系统”

该校采取分类指导原则:

体育专业学生在专业队训练和比赛

非体育专业学生

则根据体质达标要求自主锻炼

同时鼓励学生走进社区

推广太极拳、球类运动等

在学校学会的体育项目

成为全民健身推动者

开学后学校将通过暑期生活汇报

专项水平考核等形式检验锻炼成果

三所学校的实践虽然形式各异

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让运动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生活习惯

从小学的基础训练

到中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再到大学的塑造自我、社会服务

体育教育呈现出清晰的进阶路径

“当前大学生虽然面临课业重

就业压力大等现实问题

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长会受学习挤压

但健康意识和锻炼意愿明显增强”

黄晓灵观察到的这一变化

或许正是多年来

体育教育持续发力的结果

体育教育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它不仅是提升体质的手段

更是培养健全人格

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记者:谷训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