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在峰岚杯文艺大赛中,我作为主演,用话剧展现科研人员探索理论真相的历程……”近日,在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教室,未来技术学院2024级学生苑景琪向屏幕中的数字人评委讲述一年来的成长经历。她正在使用学院学生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AI人机问答评价系统进行年度成长答辩。
在答辩过程中,系统先解析她上传材料中的内容逻辑与表达结构,再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迅速捕捉陈述信息,随后基于学院育人理念和教师形象训练而成的高度仿真数字人评委,针对陈述的关键点发起追问。
“问答环节中,数字人评委针对‘在挑战和突破中丈量成长’这个信息,要求我结合事迹进行诠释。”2023级学生董可木测评后表示,“它的提问很考验测评人对陈述内容的逻辑掌握,也很考验应变能力,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支撑系统底层运行逻辑的是该学院研制的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将培养目标具化为“八大核心维度”,涵盖政治素养、科技创新、文体素养、领军能力等400余项指标。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智妍表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核心在于‘以评促长’,它聚焦学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如创新思维、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等,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突破。”
该体系采用“客观+主观”双维评价模式。客观评价涵盖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和多元素质三大模块;主观评价依托AI人机问答系统进行成长答辩,系统通过智能分析生成指标分析报告、能力雷达图和个人发展画像等,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既支持学生自我成长规划,也为精准培养提供数据依据。
“相比传统评价方式,这套系统一破‘重结果轻过程’,基于学生材料和自述交叉验证后评价学生成长;二破‘标准模糊’,将价值引领、科技伦理等软指标转化为可度量事实依据;三破‘主观局限’,用AI评委的深度追问、即时反馈杜绝可能的印象分。”该学院副院长郭艳卿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