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泥土村”到“鲜花村”

2025-07-15 16:41: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张盖伦

“房子翻修时我们没有犹豫,那时候都拍电视剧了,肯定要搞旅游开发。我家那时还是老三间房,家里钱全拿出来了也不够,我就贷款,现在日子好了,我挺开心的。”7月15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吉林省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村民刁秀云的民宿小院,50多岁的刁秀云提起现在的生活,脸上笑开了花。

刁秀云将老房子重新翻修后,租给旅行社打造特色民宿。民宿的装修设计和运营由公司打理,刁秀云在民宿里谋了一份保洁员的差事,每年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丈夫在村里的氿遇山居工作。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固定租金加上自己和丈夫打工的收入,夫妻两人一年收入约6万元。

像刁秀云家这样的民宿小院在马鞍山村并不少见。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牵头,与旅游公司签约,打造民宿项目。这些民宿的装修风格由旅行社公司统一设计,既保留了东北民俗特色,如暖炕等,又采用了现代酒店的品质规格。

九台区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赵世龙告诉记者,马鞍山村因山得名,如今森林覆盖率达53.6%。曾经马鞍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有限,开山采石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卖资源”的落后方式破坏了资源和环境。

“我们引进项目增收致富,如今马鞍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泥土村、贫困村变身鲜花村、小康村。”赵世龙告诉记者,在各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马鞍山村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打造了集三下江南红色历史和东北抗联英雄罗明星事迹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发了红色徒步线路,形成以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旅情怀相辅相成的产业链条,还通过抓住电视剧《鲜花盛开的山村》筹拍的契机,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

同时,马鞍山村还开发了精优农特产品山野菜包子、红色党团建、棚膜果蔬农事三个研学项目,每年春季在这里举办的九台区山野菜节成为当地乡村旅游活动的特色品牌。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