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颂佳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李傲
7月15日,2025年“荆楚气象杯”数据要素×比赛正式开幕。这场聚焦气象数据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赛事,深度挖掘气象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当前,湖北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气象数据作为关键公共数据资源,已在防灾减灾、农业生产、能源服务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强大赋能作用。举办此次大赛,正是为贯彻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打破数据壁垒。
据了解,赛事设置三方面赛题,一是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聚焦气象与自然资源、交通、农业等数据融合,开展精细化灾害预警,强化城市安全运行气象服务,降低工程建设气象风险;二是强化气象赋能增益作用,推动气象数据与低空经济、新能源、旅游等行业融合,开发数字化服务产品,创新气象服务新业态,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三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智能决策模式,创新天气指数保险等金融工具,研发气候投融资金融产品,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现场,湖北省气象局发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要素×”示范场景,为行业应用提供清晰范本。精“测”细“报”强融合,气象数据驱动武汉低空物流运输提质增效场景,直击低空安全与飞行效益需求。通过政企学研协同,构建低空气象监测网络、提升预报预警能力,探索支撑低空飞行的新政策、新模式与新产品。
未来,无人机物流配送将能依托分钟级、百米级的气象数据,实现更安全高效的运营。气象数据赋能风光资源开发利用场景,聚焦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支持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融合气象与能源数据,创新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让新能源产业从“靠天吃饭”升级为“知天而作”。
作为本次活动的另一重要成果,湖北大数据集团宣布首批流通上架的湖北气象高价值产品清单,由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负责流通服务。这些高价值数据产品的流通,将进一步打通气象数据向产业价值转化通道,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气象局联合湖北省数据局共同举办。
(王颂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