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长班到研学游:科技教育点亮边疆少年梦想

2025-07-30 16:31: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通讯员 李晶静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7月14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和墨玉县科协联合在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墩阿热希村举办“暑期科技特长班”,并在乌鲁木齐举办“暑期科技特色研学游”系列活动。

这次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当地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特色研学游活动吸引18名少年跨越2000公里,踏上一段浸润科学与青春的研学旅程。

点燃科学梦想:青少年暑期科技特长班正式开课

7月14日上午,2025年墨玉县暑期科技特长班在阿依玛克村国学教室正式开班,200余名青少年热情参与。本次活动得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场地与组织。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实验师云朝昂担任科普主讲老师,设计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理论部分涵盖太阳系、恒星与星座、黑洞等天文基础知识;实践环节则包括电报机、行星模型及航天器模型的制作。云老师以通俗语言讲解八大行星特性、日月食原理、星座概念及黑洞奥秘,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动手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制作了太阳系模型,航天器模型,其中电报机制作最受欢迎,成功接收信号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喜悦。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表示,此次科技特长班是落实“科教兴疆”战略、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引进优质科普资源,不仅为边疆青少年打开了科学视野,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结业仪式上,此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获得了“小小天文学家”奖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南疆乡村青少年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继而让科学的种子在边疆地区生根发芽。

跨越千里感受科技:暑期研学团走进乌鲁木齐

7月21至27日,来自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墩阿热希村的18名青少年和2名带队老师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乌鲁木齐“暑期科技特色研学游”。本次研学路线串联起新疆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等科学场馆以及新疆博物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人文景区。

在新疆自然博物馆,孩子们了解了新疆地区的气候、物产、地形生态和矿产等,亲手体验了化石修复过程;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近距离仰望射电望远镜,参观“问天”展厅,沉浸式体验宇宙球幕电影;在新疆科技馆,孩子们体验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在探索中自然习得科学知识;在新疆地矿博物馆,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的每一处展板、展品。

一周的研学活动,短暂且美好,结营仪式上,孩子们真挚分享这几天的收获,感怀科学之美与历史之深,纷纷表示将牢记所学,努力成长,未来为祖国繁荣与家乡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贯通墨玉县乡村与乌鲁木齐的“青少年暑期科技特长班”与“暑期科技特色研学游”系列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实践体验”的双轨模式,为南疆青少年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文化盛宴,不仅系统传授了基础科学知识,更通过动手制作,零距离观摩等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切身感受现代科技的蓬勃魅力;同时,结合新疆历史文物展陈与红色教育基地参访,深化了南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认同与理解。

(杜界雅 摄)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