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递送技术平台  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2025-07-30 15:40: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高端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或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围。

近日,记者在深圳药企走访时了解到,他们目前正进行体内CAR-T疗法(In vivo CAR-T)管线的开发,通过搭建递送技术平台,希望解决传统CAR-T疗法开发周期长、治疗成本高等瓶颈问题。

CAR-T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疗法,它将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进行改造,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实现精准、快速、高效杀灭肿瘤细胞。然而,其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导致治疗费用动辄数十万元,甚至高达百万元,令众多患者望而却步。

深圳深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林鲜介绍,对于体内CAR-T疗法的开发来说,递送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凭借其国际领先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技术平台,他们这一前沿领域进行了新探索。

时下,李林鲜带领企业研发团队基于LNP递送系统体内CAR-T,走出截然不同的路径:使用LNP技术将mRNA直接递送到血液里面的T细胞来表达CAR蛋白,从而省略烦琐、昂贵的体外改造和扩增步骤,实现“即时改造、即时治疗”。

据悉,作为一种可及性更强、通用型的mRNA药物,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检测和使用任何个人的基因序列或者遗传信息。

李林鲜表示:“这将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有望从根本上大幅降低成本,且具有更广阔的适应症拓展空间,让先进的免疫治疗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据了解,今年3月,国际药企阿斯利康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细胞疗法新锐企业EsoBiotec,该公司的核心管线便是一款处于IIT研究阶段的In vivo CAR-T疗法。

无独有偶,美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艾伯维以21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获得后者处于Ⅰ期临床实验阶段体内CAR-T疗法CPTX2309。一场快速掀起的体内CAR-T浪潮正在重塑全球细胞治疗格局。

深信生物的成长与突破植根于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新沃土。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让当时在香港高校任教的李林鲜看到创业的机遇。

李林鲜果断行动,于当年底在香港和深圳同步注册成立深信生物。

“当时决定将公司设立在粤港澳大湾区,正是看中这里城市间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带来的巨大便利和潜力。事实证明,大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李林鲜回顾,近五年间,公司迅速发展为超150人的国际化团队,并获得超过十亿元融资。

与此同时,大湾区各级政府对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为深信生物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强劲动能。

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深圳市组织实施了2023年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申报工作。

经过严格的项目初审、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深信生物“LNP递送技术平台新建项目”脱颖而出,成功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投资。

近期,在深圳市南山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上,深信生物申报的“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支持计划”项目也顺利通过审议、获得资助。

李林鲜介绍,LNP是实现体内CAR-T疗法的关键技术之一,深信生物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LNP及mRNA技术平台,除了进行自主研发、布局丰富研发管线,同时将平台技术开放进行对外合作,先后与百济神州及一家全球生命科技大型企业达成重要合作,成为国内首家实现LNP平台技术成功“出海”的企业。

“mRNA技术本质是让细胞成为生产治疗性蛋白质的‘微型工厂’。”李林鲜介绍,“然而,裸露的mRNA在体内极易降解,往往还没有发挥作用就被代谢掉了,因此需要LNP等递送技术把mRNA‘保护’起来,将其安全、精准送达目的地。”他说:“mRNA-LNP技术的应用前景远不止于疫苗。”

目前,深信生物已有4款在研mRNA罕见病疗法获得美国FDA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及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李林鲜表示,深信生物作为全球范围内极少数探索mRNA在慢性病治疗领域应用的先行者,也将致力于利用该平台开发以in vivo CAR-T为代表的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及更多突破性疗法。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