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家医院联手  康复游戏PK助力脑卒中患者康复

2025-07-30 16:50: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曾理

“打地鼠、模拟赛车、太空夺宝、黄金矿工、遨游星空、喂食达人……”7月29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三位平均年龄50岁,分别来自甘肃、湖北和四川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在康复游戏中玩起了PK。湖北潜江的向先生说“没想到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现在跟病友们一同PK还能帮我完成卒中康复训练。”

据了解,这是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正持续推进的一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全国首个多中心临床研究——“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此次研究致力于为长期受困于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开辟治疗新路径。

新桥医院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勇教授介绍,脑卒中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约70%幸存者遗留肢体偏瘫问题,其中上肢功能障碍尤为棘手。传统康复治疗对病程超过半年的慢性期患者常面临疗效瓶颈。新桥医院此次采用的VNS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在患者颈部植入微型刺激器,以特定电脉冲激活人体“信息高速公路”——迷走神经,显著增强大脑可塑性,重建受损运动神经通路。

刘勇教授介绍,VNS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神经调控促进大脑可塑性重组。其机制分为初级激活:颈部迷走神经受电刺激后,信号经传入纤维激活脑干孤束核;递质释放:孤束核进一步激发基底核和蓝斑神经元,促使大脑皮层释放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功能重塑:在康复训练协同下,VNS持续优化皮质脊髓运动网络的可塑性,最终驱动运动功能区重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缺陷。

“当VNS精准激活大脑运动皮层时,同步进行的镜像疗法、任务导向训练等个性化康复能强化神经重塑效果。”刘勇教授解释,“这种神经调控与康复训练的协同,有望突破传统治疗的时间窗限制。”

目前新桥医院已有11例患者入组研究,其中7例完成主要治疗阶段的脑梗患者(平均年龄52岁,平均病程2.6年)获得突破性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相关评分平均提升11.7分(较治疗前改善37.9%);手部功能卒中影响量表评分大幅提升15.7分(改善率达121.7%);生活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提升17.5分(改善26.2%);整体康复卒中恢复程度评分提升10.6分;健康状况评分提升12.9分。

据了解,该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十余家顶级三甲医院共同推进,采用与国际同步的技术路线。国外临床实践显示,接受VNS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上肢抓握力平均提升40%,关节活动范围扩大35%。作为西南地区核心参与单位,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春青教授表示:“我们已建立成熟的跨学科团队,为更多患者点燃功能重建的希望之火。”

(新桥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