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转数改”

2025-07-30 22:53:5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7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沿滩高新区)的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以下简称川南新材料园区)智慧管理中心。一进门,便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就能实现园区的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数字化智慧管廊管理等多项功能。

“川南新材料园区正围绕‘旗舰领航、园区集聚、数字赋能、低碳转型’总体思路,积极发挥自贡盐化工、氟化工比较优势,以中国中化头部企业为引领,聚力打造以氟硅化工新材料为主线,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为两翼的特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推动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循环发展。”沿滩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杰兴奋地向记者们介绍。

园区的另一边,中昊晨光(自贡)氟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主体装置已于今年3月建成投产,该项目生产的产品将应用于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有利于促进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氟材料应用加工行业发展。此外,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7.2亿元,年均利润总额3亿元,带动就业400余人。

“作为中国绿色氟都重要载体单位,我们公司始终强化创新,依托自主研发的60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良性循环,攻克产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巩固通信领域市场优势,提升出口能力。同时,公司助力绿色发展,推进安全环保技术提升,实施HFC-23资源化转化工程放大装置的应用及推广,参与打造绿色循环体系,生产低碳产品。”中昊晨光总经理金永良表示。

走进位于自贡高新工业园区的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禹机械)的密封数字化车间,记者看到智能管理系统实时调配生产资源,柔性生产线可满足“千单千面”的定制需求,同时通过工单盲性派单算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工工单调度的弊端。

大禹机械总经理倪明表示,公司从2018年开始“智改数转”之路,累计投入超500万元,自主研发的“DY-MIS智造系统”攻克了离散制造行业订单碎片化、工艺复杂化的痛点,使生产效率提升35%,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合格率达99%以上。

“通过‘智改数转’,公司构建起新的核心竞争力。”倪明介绍,2024年,该公司凭借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车间年生产密封件5万套,全年营业收入突破6000万元。

近年来,自贡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升级,持续强化工业经济主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自贡指导14户企业获得省级“智改数转”项目资金,2025年推荐省级“智改数转”项目9个。

下一步,自贡将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环节,重点实施“提质增效赋能、本质安全提升、数治节能减污”三大专项行动,强化数字基建、服务支撑、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通过标杆引领、分类指导、精准服务等方式,系统破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等现实难题,加快形成以智赋能、以数促转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