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7月30日,在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领域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上,“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11项重大重点科技合作项目成功牵手,签约资金总额达6980万元。
本次活动吸引来自北京、上海等省份的21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区内80余家单位140余名代表参加。来自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大模型应用、新能源技术、智能算力等前沿方向进行了成果路演。
“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日益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大量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用于强化脱氮除磷。外加药剂通常采用定量投加方法,容易导致投加过量,不仅影响生化处理效果,而且造成资源浪费。而在线动态监测及精确控制系统通过建模对外加药剂用量进行实时调控,能够减少外加药剂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宁夏水投云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管李向秀带来了技术需求之一——污水药剂投加(碳源+除磷)算法建模。
与此同时,宁夏水投云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发布了智慧水务、智能制造、数字交通等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需求。宁夏国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场推介了“宁科投”创投基金及产业引导基金(二期),以金融活水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宁夏科技厅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作用,吸引汇聚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引进转化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推动大语言模型、直流外送和新能源消纳技术、风光储氢一体化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进铸造、仪表、电气、物流等领域云平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领域技术需求、成果展示、科技金融对接平台,吸引集聚全国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效融合。”宁夏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马小明表示。
活动由宁夏科技厅、自治区数据中心、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