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绘制出海蛇尾的全球分布与进化关系图谱。这项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在寒冷、黑暗、高压的深海世界中,海洋生物间的联系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紧密。
海蛇尾这种古老的多棘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4.8亿年,从浅海到水下3500多米的深渊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全球48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2699份标本——这些标本来自332次科考航行的采集,揭开了这种深海动物的迁徙之谜。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既无鳍又无翼的生物,竟能通过深海洋流实现跨洋迁徙,其幼体在冷水中的超长存活期成为它们“免费搭乘”洋流的关键。
这项研究打开了观察海洋生物演化的新窗口。深海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孤立世界,而是一条四通八达的“生物高速公路”。值得注意的是,温带深海的生物群落表现出惊人的全球关联性,比如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的生物与北大西洋的“远亲”保持着密切的进化联系。
不过研究也指出,深海生态系统并非完全均质。物种扩散的同时,环境变迁、地质事件等因素仍在塑造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在深海采矿和气候变化双重威胁下,这项研究对保护深海生命具有重要启示。
研究团队表示,该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深海生物进化的认知,更彰显了博物馆藏品的永恒价值。这些静默的标本,正通过国际合作讲述着地球生命的史诗,为人类指引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