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7月31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为了提升山区防灾减灾能力,将提升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系统的建设水平,着重提升预报预警能力,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生命线”建设,推动平急两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夏林茂表示,最近极端天气频发,应该把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综合提升山区防灾减灾能力和韧性。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统筹规划,提升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系统的建设水平。现有水库、沟渠、河道、桥梁、堤防等进行梳理,对于目前防洪水平比较低的,进行规划提升。特别是对于密云水库等大中型水库上下游河道桥梁、道路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对存在的短板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提升整体防护能力。
其次,着重提升预报预警能力,优化调整气象网站布局,完善气象监测体系,提高预警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警时间,重点加强直达公众的预警传播能力。
同时,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生命线”建设,结合灾后重建、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道路,增强山区主通道连通和抗灾能力建设,优化乡村路网结构,提高乡村路网道路建设标准和水平,特别是防灾防洪水能力,按照分散化原则,在山区多元、多项、多渠道地建设供电供水和通讯设施,实现灾时应急保障自循环。
此外,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紧急情况下满足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需要的乡村公路基础设施,既能满足平时使用需要,又能在应急抢险时发挥作用。持续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广泛开展防汛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7月23日到29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密云、怀柔、平谷、延庆4个北部山区突发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12时,北京市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援的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