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何奇
8月1日,由阳新交建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八一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原八一大桥始建于1969年,1994年在旁加建新桥,形成新旧双桥并行的结构。如今,为满足富水河航道升级需求,当地决定拆除这2座桥并在原址重建新桥。
新建八一大桥线路全长1.12千米,宽34米,设双向6车道。大桥沿既有莲花湖大道布线,在老桥位置跨越富水河,向南顺接G351国道,并设置互通匝道连接兴国大道与环湖南路。
主桥采用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设计,长约600米,跨度130米。其结构轻盈、造型美观,并成功实现“一跨过江”,彻底取消河道中的阻航墩柱。这一设计将通航净高从老桥汛期最低仅0.5米大幅提升至8米,通航标准跃升至1000吨级。新桥建成后,因通航高度不足导致每年约130天船舶无法通行的历史将彻底终结。同时,桥头区域创新采用上下分行的立体设计,将有效缓解莲花湖大道、兴国大道等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
面对大跨度钢管拱结构复杂等施工难点,项目团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在钢管拱制作环节,采用高精度数控设备确保切割与焊接质量;在安装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测量与监控系统实时跟踪标高、里程和轴线,精细调整吊点位置与轴线偏差,保障安装精度达标。
“我们反复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创新性地加入钢纤维,”项目技术负责人高龙说,这不仅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还显著增强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采用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泵送顶升法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后期质量,提前8个月完成项目建设。
作为阳新县年度十件实事之一,项目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八一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于阳新连接内外、联通黄石南部交通枢纽具有积极意义。“以前去县城要绕行40分钟,现在几分钟就能到达!”作为阳新“南大门”,大桥将极大便利富河两岸群众出行,成为连接城南城北的快速通道。
据悉,下游的富池船闸项目正与之形成协同效应。船闸建成后,富池至阳新城关航道等级由Ⅵ级提升至Ⅲ级,实现千吨级船舶畅行长江。届时,“一桥一闸”构建的“水陆双通道”,将全面激活黄石区域综合运输能力。
(柳子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