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院:以可持续设计引领智慧港口建设

2025-08-01 20:17:5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正在深刻重塑航务工程的形态和逻辑。”在日前举办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上,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三航院)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徐俊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港口建设依赖“人力+机械”的粗放模式,而如今,通过数智化技术,航务工程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徐俊介绍,在设计阶段,自动化码头技术在码头设计中的深度运用,让大型自动化码头智能化程度更高,配合AI智能算法,桥吊可以实现远程精准抓取、堆场运输无人化自动作业,彻底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作业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在建造阶段,依托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以数据贯通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航务工程建设实现了构件级、各参建方协同的数字化管理,项目建设的组织和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在运营阶段,港口自动驾驶、港机无人化技术,则实现港口全自动化生产、数字化运营,经营与生产数据融合打通,实现港口效率与效益双重目标。

但另一方面,航务工程数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面临着多技术融合难度大的困难。例如自动化码头需集成5G通信、北斗定位、数字孪生等技术,任何一环出现延迟或误差都可能导致系统瘫痪。码头设计既要考虑当下需求,也要为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预留升级空间和可能性,这需要土木工程与数字技术开展更多“跨界融合”。

“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工程逻辑的重新整合和思考。”徐俊表示,中交三航院正从“交钥匙”工程商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通过标准制定、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推动航务工程迈向“高效、安全、低碳”的新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最大的港口设计企业之一,中交三航院加快在AI领域布局。一方面,依托中交集团优势,积极推进落实中交集团“AI+”专项行动计划,在港口设计领域深化中交蓝翼大模型的建设。另一方面,结合设计主业,中交三航院借助AI算法,在智能方案生成、智能结构设计以及智能健康诊断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智慧港口建设也是港口设计企业AI应用的重要场景,应该说在港口智能化生态建设中,设计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徐俊表示,中交三航院作为工程建设的前端,在项目设计之初便会预留智慧港口的AI接口、通过构建人机设备全场景来激活AI技术创新的价值。同时,中交三航院作为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行业标准主编,正牵头港口领域各相关方一起打造智慧港口建设生态圈。

“我们理解的真正的智慧港口,不是简单叠加高科技设备,而是要从规划设计之初就植入可持续发展的基因。这需要我们用系统思维贯穿全生命周期,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港口的长远发展,共同绘制智慧港口的AI蓝图。”徐俊说。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