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华南及中南半岛发现田螺科1新属10新种

2025-08-02 09:26:19 来源: 新华社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严勇

我国科研人员牵头的研究团队在华南和中南半岛地区发现了10个田螺科的新种,加上原先被归到田螺科下角螺属的7种,这17个物种被归入一个新属——越田螺属。相关研究成果7月31日发表在国际分类学期刊《欧洲分类学杂志》上。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张乐嘉介绍,田螺科是具有世界性分布的常见大型淡水螺,我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是世界上田螺科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田螺科物种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水产品类群。近年来,该地区报道大量田螺科的新种属及记录,有不少物种甚至首先发现于当地水产市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名研究人员,系统整理了华南和中南半岛地区过去被认为是角螺属的田螺科物种,并比对了存放在欧洲各大博物馆的模式标本,对产自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越南、老挝的73个产地,覆盖该类群完整分布区的超过1000个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张乐嘉介绍,研究揭示了过去在华南和中南半岛被发现并划分为角螺属的物种应归入一新属——越田螺属。真正的角螺属物种目前仅能确认一种,即产自印度的尖龙骨角螺。原先被认为广泛分布于华南和中南半岛的角螺属物种如多棱角螺,具有和尖龙骨角螺完全不同的贝壳、外套膜和齿舌结构。

经修订,越田螺属共计17种,包括了10个新种,是田螺科中多样性最高的属之一。中国分布有16种越田螺物种,其中有12种是中国华南地区特有种。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