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推动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基地落户爱辉,中国首台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成果在我市开展大田实验……在黑龙江黑河这片北疆热土,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正锻造着强劲的发展引擎。“十四五”期间,黑河市全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研发投入是源头活水。2023年度黑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较2020年度同比增长129%,年均增长率达到31%;2024年,全市29家规上企业统计填报研发投入达到1.75亿元,研发投入规上企业数和研发投入额度均创历史新高。五年来,黑河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和精准服务,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黑河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打造“小升高”“规转高”“高壮大”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立高企培育库、创设“黑河新质贷”等措施推进我市科技企业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发展到125家和51家,较2020年,分别增长346%和410%,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5%和5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7亿元,高企从业人数达到1600余人,带动地方重点产业发展作用显著提升。
黑河市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优质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年来,黑河市累计征集梳理发布各领域科技成果2000余项,路演科技成果160余项,认定登记技术交易合同266项,实现合同成交额10.2亿元,组织重点产业领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9项,实现新增营收6亿元。
黑河市多家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技术开发或成果引进转化合作关系。其中,黑河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公司寒区交通智能化工作站等三个“头雁”团队工作站,以及冰雪交通安全预警产业技术研究院。黑河市联合省内各大高校院所,共建各类创新平台19家,柔性引进各领域专家人才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