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郑好
7月31日,成都方志馆内举行“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主题教育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级MBA“微光·公益”学生公益小组与四川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联合主办,汇聚多方力量重温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为科技青年与各界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精神课。
据了解,此次活动吸引了不同代际代表参与: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王用劳携夫人到场,其曾服役于青年远征军203师608团;电子科技大学2025级研究生、“微光公益”发起人之一李奕霖作为“红三代”代表分享祖辈故事;成都市红领巾讲解员冯原、赵丹悦、刘洋栖及各界爱国组织代表、高校学子参与其中。
全体人员首先参观成都方志馆,了解巴蜀大地在抗战中的贡献,随后通过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的历史影像,回顾了那段艰苦岁月。主持人在开场中强调,此次活动是老兵与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之约,旨在铭记国殇、珍视和平。
同时,王用劳老兵的讲述成为活动焦点。1944年,17岁的他响应号召投笔从戎,加入青年远征军。面对现场提问,他坦言战争中并非无畏,“但我们信民族不该被欺负,信普通人该有尊严活着”。他回忆战友的牺牲是为了守护家园日常,而如今和平年代的高楼、飞驰的火车、孩子们安心读书的场景,正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平常”,这份“平常”是他最深的慰藉。
作为科技院校学子代表,李奕霖分享了红色精神的传承感悟。他表示,祖辈“咬着牙守阵地”的教诲,已转化为自己面对科研与工作难题时的韧劲,“传承是血脉里的自觉,我们是活的纽带”。活动中,三位红领巾讲解员启动“小小历史记录员”工作,对王用劳与李奕霖的口述历史进行录音,素材将由成都方志馆整理保存,为历史教育与研究提供鲜活资料,体现了历史记忆与当代记录方式的结合。
交流环节,中小学生与研究生代表围绕抗战信念、和平感悟、当代青年责任等提问,王用劳与李奕霖一一回应。李奕霖在谈及当代青年奋斗意义时指出,“意义在于具体守护、真诚向往、踏实奋斗,‘认真生活、用力向前’的精神代代相传”,这一观点引发在场科技学子共鸣。
活动尾声,主持人号召新时代青年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忠诚担当筑就“钢铁长城”,以青春汗水浇灌奋斗之花。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暨建军98周年,全体人员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功的军人致敬。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