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何瑶
“塘边加了一块电表,抽水浇灌不成问题!”8月8日,在湖北省汉川市麻河镇洪吉村,一股股水流奔向干裂的稻田,种粮大户栾华坤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点。
8月是中稻拔节抽穗灌浆期,正是用水时候。今年7月以来,汉川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较多,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8至4.1摄氏度,汉江汉川站水位为历史同期第三低,部分乡镇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抗旱保电、抽水灌溉,成为职能部门、农户和电力部门的头等大事。
当天清晨7时,国网汉川市供电公司刁汊供电所党员突击队队员陈振华和陈雄杰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当天的任务——首先赶往栾华坤的稻田,帮他安装电表。
今年天气不好,气温高,河里水位本来就低,抽水速度慢,栾华坤家100多亩中稻再浇不上水,今年的产量肯定受影响。
“早一点把表装好,水泵通上电,损失就能少一点!”八点钟刚过,阳光已晒得安全帽发烫,陈振华握着螺丝刀的手也因汗水浸湿了手套有点打滑。半小时后,表计安装完成,陈振华又忙着帮栾华坤抬水泵、接水管,调整水管位置,9时,干涸的稻田涌入汩汩清泉。
7月以来,汉川的汉江、汉北河沿线15处大中型泵站全部开机提水,每天至少能满足10万亩水稻用水需求,这些泵站的整体用电负荷总体最少增加60%。
从江河取水的同时,汉川市水利部门在5处核心节点泵站架设64台临时抽水机组,实施二级提灌,每秒钟有28立方米的江水进入支渠。泵站的全功率运转也带来电力负荷飙升。汉川市用于农业浇灌的电力负荷平均每天增加20万度。
为确保泵站设备运行正常,汉川市供电公司组建15支党员突击队,采用“白+黑”轮班制,对该市范围的泵站、排灌设备、相关线路进行特巡特维,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开启抗旱用电“绿色通道”,大幅压缩装表送电时间。
“这热的天,不用村民们打电话,我们主动跑一跑,解决问题更快。有水有电,种庄稼的人心里就有底!”陈振华说。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