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祺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8月7日,记者参加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每月一访”活动,走进莘庄工业区和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莘庄工业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地。开发建设30年来,莘庄工业区已吸引600余家实体外资企业和1600余家实体内资企业入驻,有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30家外资企业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还有5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投资兴业。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35.83亿元。
当前,莘庄工业区正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汽车相关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生产性服务业等为配套产业,并聚焦商业航天、工业母机、汽车芯片等作为细分赛道进行重点布局和培育。
“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比营商环境更重要。”扎根园区25年的依工汽车集团总裁王迅飙深有感触。他回忆去年遭遇进口芯片配送危机时向园区请求帮忙,园区汽车产业链专班立即组织专家,对接国产芯片公司解了燃眉之急。在他看来,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在文件里,更应在企业的实际获得感中。
让政策红利直达惠企“最后一公里”,是工业区的服务理念。今年2月,闵行区发布新版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后,工业区迅速聚焦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汽车芯片等重点产业,推动政策“精准滴灌”。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杨慧对此深有体会:“有时一些政策我们不知道,但服务专员会主动匹配、询问需求,打通了信息壁垒,让我们安心。”从2016年初创时解决研发场地、技术突破期对接创投资金,到上市前联系专业机构培训,专员伴随企业共同成长。
“专员不是无脑的‘传声筒’,而是急企业所急的‘解题人’。”莘庄工业区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强调。专业培训后的专员提供政策解读到申报落地的全流程服务,通过机制创新清除发展障碍,让企业心无旁骛地开拓创新。
企业的获得感明显上升,离不开惠企政策的精准直达。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网办自助服务区,企业可轻松运用“AI材料预审”“智能填表助手”等功能办理各项事务。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还将上线推出“闵服通”,构建智慧化惠企服务场景,以企业全生命周期6个阶段21件“一件事”为工具,采取字典式检索方式,融合大模型技术,帮助用户更简单、更迅速、更准确地完成办事流程,预计四季度上线运行。
为破解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的传导难题,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了闵闵白白“政策会客厅”政务对话品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骨干通过案例剖析和场景化演绎,将专业政策“翻译”成企业听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语言。
此外,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还培育了“小董帮帮侬”等品牌,组建了金、银、铜牌“闵小二”帮办队伍,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审批协调的“全流程服务链”,今年已累计解决企业诉求1578件。“以前是等企业上门,现在是为企业提供追踪服务。”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何凡表示。目前,其服务网络延伸至“大零号湾”、虹桥商务区等站点,将同质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闵行区已在市惠企政策标准平台完成37个惠企政策文件认领、图谱和拆解工作,并将新增一批区级“免审即享”和“直达快享”政策项目。作为核心窗口,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