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赵鹏飞
8月7日13时30分,由长沙返回哈尔滨的T183次车体刚被机车推进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三棵树车辆段客车整备库。“第三辆客车被智能分析系统锁定并发出红色预警,车轮、转向架要进行重点检查。”看着手机上刚传过来的预警数据,该段库检车间下部二组工长许振威立即拿起对讲机,向班组职工下达作业指令。
暑运以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强化科技保障作用,在车辆系统应用北斗保障系统,开发基于DeepSeek的智能软件,这些“智慧中枢”在车辆维修保养和调车作业方面带来巨大革新。
三棵树车辆段负责近3000辆客车的维修保养工作。作为客车行驶的核心部件,轮对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在传统检修模式下,轮对故障排查靠“眼看手摸”,车辆振动依靠动态监测系统报警,日常数据分析费时费力。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借助DeepSeek构建分析模型,开发智能软件。该软件经过三维数据交叉验证后,能精准定位问题轮对及所属车辆,并根据故障严重程度,将问题分为“必须处理、建议处理、关注”三个等级,分别对应“红色、橙色、黄色”实现轮对潜在问题预测。一旦发现异常车辆,检修人员便可围绕轮对、构架四角高、车体倾斜、空簧高度等多项关键参数开展全面检查,从而找准问题根源并彻底解决,进而实现“被动检修”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除了车辆检修,在车辆调车作业方面,北斗保障系统正大显身手。齐齐哈尔车辆段主要负责铁路货车检修维护工作,为了保证库内检修车辆按时、有序供应,就需要进行调整车辆顺位,合理搭配车型等调车作业。传统调车方式有着劳动强度大、全天候,作业对象多样、地点不固定,高度依赖人工操作,缺乏互控机制,易引发安全隐患等诸多痛点。例如,依靠人工判断道岔状态、编制计划,作业人员需徒步数公里核对信息,单日步行超2万步,耗时2小时以上,重复作业率高达40%。
而北斗保障系统可自动整合检修计划、确定车辆状态等数据,生成最优调车路径,减少人为干预;作业过程全记录可回溯,为管理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道岔状态、股道开通情况以红绿图标直观呈现,调度指令“一键直达”现场。系统投用后,调车计划编制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5分钟,准确率达100%;作业人员日均少走15公里,劳动强度降低30%,重复作业率从40%降至零。
DeepSeek模型软件和北斗保障系统,带来火车检修和调车作业质量效率同步提升,也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