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8月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共同发布了北京市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各部门面向文化领域标杆单位的实际科技需求,组织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征集工作,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凝练形成6项需求榜单。旨在围绕四大重点方向打造引领性、示范性、标杆性的应用场景,推出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并在全市及全国的文化领域推广应用。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处长韩健介绍,本次“揭榜挂帅”榜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重点文化载体真实科技需求为导向,由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央视网、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针对导览交互模式固化、缺乏沉浸式体验等问题提出真实需求。二是前沿技术深度赋能,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智能伴游、AI互动剧场、数字博物馆、AI辅助智拍、图档沉浸式交互、空间视频生成等系统,提升游览的个性化和沉浸感,推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沉浸化、智能化升级。三是打造标杆应用场景,通过本次“揭榜挂帅”,旨在围绕四大重点方向打造引领性、示范性、标杆性的应用场景,推出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
“我们搭建了一批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建设光场成像、3D云渲染引擎共性技术平台,已形成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帮助数字人制作团队大幅缩短制作时间,成本由百万级降低至万元级。”韩健提及。
今年以来,北京市在科技赋能文化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科技教育处处长呼建梅表示,北京推动首都图书馆联合大模型优势企业研发的知识文献智能推荐大模型,结合北京市全域图书馆2000余万条数据,实现了对首都图书馆馆员的图书采购推荐、全市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推荐等功能,并首次实现依据读者自身画像进行精准服务。
北京市广电局科技处(公共服务处)处长李国新提及,在超高清增长引擎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6月,全市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营收353.9亿元,同比增长9.1%,较去年同期增加30.4亿元。
“近年来,北京市各博物馆在推动文物科技创新方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在开展藏品数字化、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传播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表示,市文物局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博物馆数字文化产品,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