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治水兴水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位于该县坎乡库勒特克其村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内,一座座池塘星罗棋布,南美白对虾、稻田蟹等水产陆续进入收获期。
“轰隆”,随着一声轰鸣,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设线路对每个池塘进行撒料。据介绍,这台无人机可携带70公斤左右的饲料,代替五六个人同时作业,而且相比人工撒料更加均匀,省时省力且高效。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8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治水兴水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位于该县坎乡库勒特克其村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内,一座座池塘星罗棋布,南美白对虾、稻田蟹等水产陆续进入收获期。
“轰隆”,随着一声轰鸣,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设线路对每个池塘进行撒料。据介绍,这台无人机可携带70公斤左右的饲料,代替五六个人同时作业,而且相比人工撒料更加均匀,省时省力且高效。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