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李禾
8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青田县“浙南油库·兴林益农”共富工坊。山茶油手工皂生产车间里,制皂师正在将皂液倒入模具中,等待它们冷却定型。
“这里去年6月份还是一片废墟,在青田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共富工坊仅用6个月时间就建设成功,跑出了‘季宅速度’。”季宅乡党委副书记、“浙南油库·兴林益农”共富工坊主理人夏茂说,2024年底,该共富工坊正式投产,目前产油已超过12万斤,产值近1000万元。
“我们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携手7家乡镇强村公司、县供销总公司、上铁文旅公司及民间资本力量,共同出资成立青田县兴林益农供销有限公司。”夏茂说,他们通过“国企+强村公司+合作社+私企”的联建联营机制优化整合资源,并实施“保底收购+利润分成”模式,确保农户利益最大化。
“2024年,我们以每斤高于周边市场价1角5分钱到3角钱的价格,累计收购油茶果280万斤,带动百余名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通过厂房租金、土地流转等方式增收近30万元。”夏茂介绍。
优质山茶油是制作手工皂的原料。“我们采用先进物理压榨法,在低于60℃的低温下榨取,最大程度保留山茶油的营养和香味。使用这种工艺产出的油,色泽浅黄透亮,味道清淡好吸收。”共富工坊运营方青田兴林益农供销有限公司的产品技术质量负责人梅阿军说。
今年以来,青田县聚焦“共富工坊”增技增收,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要素资源、强化技能人才支撑、完善运营机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截至7月底,全县已建成107家“共富工坊”,推动79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26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768.61万元。
(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