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拥有了“户口本”

2025-08-11 13:22: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8月11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于近期完成登簿,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如何守护好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资源数量?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圆满完成登簿,通过摸家底、建档案,明确了“谁所有”“由谁管”,真正实现“底数明、权属实、边界清”。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表示,一本本绿水青山的“户口本”,使产权更明晰、权益更显化,落实保护责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激活了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效能。

例如,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确权登记过程中,针对核心保护区涉及的整体生态搬迁问题,海南省创新性探索出土地权属置换路径,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土地权属置换的指导意见》,实行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土地所有权等价置换。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基于登记数据建立“四库”(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生态账本,有利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福建、江西两省在各自摸清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属片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和权属状况,厘清国有与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边界的基础上,加强跨省协同,建立省际协调机制,共同解决保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两省联合编制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加强在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红线划定、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同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实现“一山共治”。

给自然资源上“户口”,不止于国家公园。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从5个国家公园到国际重要湿地,从大江大湖到国家重点林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面展开。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共有1057个重点区域相继完成登簿,总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覆盖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

胡善顺表示,接下来,自然资源部将着力拓展自然资源登记覆盖面。“十五五”期间基本完成新设立的国家公园、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重要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登记,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国家重点林区、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海域和无居民海岛等自然资源登记,力争实现登簿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同时,将深化探索,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和工作体系。健全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技术标准,研究制订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规程和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技术规范。及时总结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推动上升为法律规范。

(图片由自然资源部提供)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