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筑牢“小电驴”安全防线

2025-08-14 18:04:0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影响重大。

9月1日起,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为推动新国标落地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管理端、服务端协同发力,加快优质电动自行车产品市场供给。

保障新旧标准车辆平稳过渡

《意见》从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登记管理、老旧车辆更新换代、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等7方面做出部署,推动电动自行车全产业链各环节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和适配,加快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产业生态和监管模式。

其中,老旧车辆更新换代是广大消费者和商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为推动新标准电动自行车量产上市,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新旧标准车辆的平稳过渡,《意见》作出三方面部署:加快新标车研发生产,强化检测认证保障,合理控制旧标车增量。

在加快新标车研发生产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相关部门将在主要产区开展新标准宣贯,定期调度重点生产企业新产品车型研发设计、配件采购、样车试制、检验检测等工作进度,指导企业尽早推出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并提出认证申请。目前,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已获得14张新版标准的CCC证书。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工作,建立行业“白名单”,积极发挥相关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强化检测认证保障方面,《意见》将指定认证机构严格依据新标准和认证规则开展电动自行车CCC认证,及时满足企业产品检测认证需求,为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尽快上市供应提供安全评估保障。加强CCC认证全过程管理,严格检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落实情况,强化获证后监督,确保获证产品持续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合理控制旧标车增量方面,何亚琼说,对9月1日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新标准额外给予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在12月1日之前,旧标准车辆仍可继续销售。

“但我们建议消费者从今天开始就优先购买安全性更高、实用性更好的新标准车辆,减少身边的安全隐患。”何亚琼说,《意见》要求指定认证机构及时提醒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根据新标准实施时间,审慎提出旧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认证申请,确保旧标准的车辆可以在今年12月1日前完成消化、平稳退市,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标准落地实施作为全链条整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不仅关系到整治工作实效,更关系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意见》提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持续巩固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成效,共同推进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以常态化监管和长效化实施,确保标准执行不打折扣、安全底线毫不放松,让强制性标准成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铁保障’,切实提升电动自行车本质安全水平,守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何亚琼说。

对此,《意见》提出相关措施。在溯源调查方面,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及亡人交通事故全链条溯源调查工作,严肃追究相关环节责任。对于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全面开展案例警示、安全知识等教育,加强在重点社区的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在行业自律方面,督促电动自行车及电池行业协会商会等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生产企业落实新标准以及电动自行车、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有关要求,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一致性。

何亚琼还建议消费者选购高品质有保障的新标准车辆,深刻认识到非法改装车辆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自觉抵制非法篡改等行为,坚决不购买、不使用非法改装车辆,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的效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能否给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和使用环境,体现在能否有效压降火灾数量和人员伤亡。”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孙毅军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强化新标准实施跟踪问效,以常态促长效、以长效促提升,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何亚琼说。

相关新闻:新国标将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

“新标准实施后,将在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有效防范非法改装、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等多方面产生效果。”何亚琼介绍。

如新标准通过优化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技术指标,将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5.5%以下,能够起到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效果。

同时,通过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等关键参数,确保车辆无法超速行驶,同时增加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确保车辆能够应对爬坡等特殊工况。提升车辆制动性能要求,车辆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左右,降低碰撞事故发生风险。

另外,通过增加对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的动态监测要求,便于消费者及时识别异常情况并加以处理。通过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明确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消费者及时淘汰超期服役产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介绍,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乘员头盔应当经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消费者识别选购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电动自行车时,一看CCC认证,二看产品合格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有产品合格证,一车一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核对随车附带产品合格证上的产品型号、整车编码等信息参数。”李春江说。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