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雄奇山水绘就“两山”新韵——重庆践行“两山”理念一线观察

2025-08-14 22:33:2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王珊珊 滕继濮 雍黎

在长江三峡西端入口——瞿塘峡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来往船只络绎不绝;因三峡工程而生的汉丰湖,经过精心治理改造,由生态环境脆弱的消落带变身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长江两岸的橙园里,借助绿色农业技术培育的脐橙,正“畅饮”长江水慢慢积蓄养分……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8月12日至16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在雄奇山水之间,切身感受践行“两山”理念绘就的绿色新画卷。

生态治理守护一江碧水

瞿塘峡峡口,滔滔江水从巍峨险峻的夔门顺流而下。两艘蓝色的机械化清漂船在江面上来回穿梭,打捞着水面上的树枝、塑料等漂浮物。

“夔门附近长江水面变窄,受闸门效应影响,江水流出夔门后形成洄水,水上漂浮物容易在附近滞留。”重庆市奉节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吴福春说。

为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近年来,奉节县水域垃圾清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今年4月,奉节县“江清岸洁”智能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依托该系统,奉节县构建了水域垃圾治理“预警-拦截-清理-处置”闭环。在奉节县境内,水域垃圾滞留超72小时即自动触发应急响应,联动清漂船只靶向作业,实现打捞覆盖率超95%、垃圾封闭转运率100%、资源化处置率80%的目标。

“我们现在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巡逻,它们识别到水面上的垃圾漂浮物会自动报警,系统生成案件并分配到清漂组,并立即组织清漂作业。”吴福春谈道。

走进重庆市开州区的汉丰湖,清澈的湖面上,一群孩子们正不亦乐乎地练习着划桨板。

汉丰湖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城市内陆湖。该区域地处三峡库区消落带,曾经水体污染严重。为全面改善汉丰湖生态环境,开州区探索我国最大面积消落带治理,实施小微湿地、基塘、林泽、鸟类生境等消落带生态修复工程,消落带逐步变身美丽的湿地公园。

生态环境好了,不仅来游玩的人多了,鸟类也变多了。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张犀介绍,汉丰湖周边的鸟类已由几十种增长到243种:“冬天的时候,湖面上密密麻麻都是鸟。”

“高颜值”生态孕育百亿产业

长江中载着农特产品的货轮鸣笛穿越夔门时,两岸1.2万亩待成熟的脐橙随风轻摇……

这是科技日报记者在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看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体图景。

20年前,奉节县有12万人靠煤吃饭,过度的煤炭开采让山体百孔千疮。为了恢复“诗意”山河,近年来,奉节县陆续关闭煤矿217个,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7.89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回升至69.49%。

“高颜值”生态也孕育出新的百亿产业。近年来,奉节县带动全县种植脐橙,实现从“煤城”到“橙都”的跃迁。截至目前,奉节脐橙种植面积达38.3万亩、年产量达50.7万吨、综合产值超65亿元,涉及26个乡镇30万果农,品牌价值高达381.7亿元。绿水青山不仅得以重现,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我们的脐橙是沐浴着三峡河谷阳光、‘喝’着长江水长大的,吃起来细嫩化渣、酸甜适度,备受消费者青睐。”说起奉节脐橙,永乐镇党委副书记高成国满是骄傲。

百亿脐橙产业链厚植于不断向好的绿色生态环境,也反哺着奉节县的一江碧水和两岸青山。该县水利部门监测数据显示,38.3万亩奉节脐橙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3000余吨,奉节脐橙自大规模发展以来,累计减少水土流失10万余吨。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