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2025-08-15 18:55:3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黄昉

8月15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公司)了解到,截至15日,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有效发挥新型储能前沿技术对新能源高占比电网的保障功能,为电力系统迎峰度夏负荷调节和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5月,占地约50亩的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文山投产,规模200兆瓦/400兆瓦时,装有52套可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宝池储能站投产以来充放电量达到1.03亿千瓦时,累计启动272次,长期保持着单日‘两充两放’的高频次调用。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电站每天处于高功率运行状态,助力周边30多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厂站发出的绿电稳定接入电网,相当于给电力系统增加了4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开启的调节能力。”南网储能公司宝池储能站站长王辉介绍。

作为我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宝池储能站不仅首次实现锂、钠两种不同电力储能材料的同站性能对比,还应用了5种差异化的构网型储能技术路线,创下自主研制应用“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多项世界“第一”,推动我国储能新技术加快由试点示范迈向成熟应用。

传统储能必须依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才能运行。而构网型储能在变流器中设定了参考信号,安装了算法模块,能够智能感知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变化,实时调整输出电压与频率,支撑电网稳定运行。“我们把宝池储能站打造为服务新能源并网的‘构网储能技术大擂台’,让不同技术的储能系统用数据‘比武’。从电站80天的高效运行情况来看,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的‘好帮手’。”宝池储能站运维管理员吕晓鹏说。

南方电网战略级技术专家陈满表示,宝池储能站投用的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能够根据电力系统负荷变化和调度需要进行慢充慢放、快充慢放、快充快放等多种模式工作。经过电站投产以来的应用检验,钠离子电池运行性能达到预期,为我国加快实现钠电储能对锂电储能的技术替代提供了实证支撑。

目前,云南新能源装机已突破6800万千瓦,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接近70%。新能源高占比意味着电网波动性更大,更需要储能的支撑。除了给电力系统提供储能服务,宝池储能站也是我国新能源高占比电网的重要试验平台。今年6月16日,国内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构网型储能电站黑启动试验在电站顺利开展。该电站在模拟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情景下,迅速启动并有效恢复周边用户供电,功率调节速度较传统电源提升100倍。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