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雨晨 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8月14日,萨摩亚、哥伦比亚、斐济等十余国驻华外交官走进陕西交通控股集团,从秦岭深处的世界级隧道工程到全球化产业链条,深度体验中国智慧交通的科技内核。
在该集团展厅,高速公路网规划沙盘以闪烁的光带勾勒出8080公里的未来路网骨架,与两千年前的“秦直道”形成时空对话。“陕西从‘米’字型路网到‘2367’网的宏大规划,对推动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韩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具芝英凝视沙盘时赞叹道。
路网监测指挥中心的大屏上,遍布陕西省的18258路监控画面与实时数据流交织成陕西高速公路的“智慧神经网络”。24小时值守的“全域化调度”系统,实现实时监控、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高效协同。当画面切换到世界最长双洞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时,津巴布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潘迪赛•马耶拉深受触动:“这种智能调度模式对我们国家的路网管理极具启发性。”他对“整站式无人收费站”的技术细节尤为关注,详细询问应用前景。
据了解,陕西交通控股集团的科技布局已迈向全球:卫星自动便携站远销日本;“5—5—3”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交通+供应链”覆盖国际市场;“公—铁—空”多式联运平台更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物流关键节点。
从2017年开始,“驻华外交官看陕西”系列主题活动已成功举办七届,先后邀请70余个国家的100余名驻华外交官来到陕西进行参观访问,推动陕西与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互鉴和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