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忠县。据了解,重庆海螺水泥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理餐厨垃圾项目,通过“生物降解+高温焚烧”组合方式,仅需两小时便可将垃圾转化为油脂和有机肥。油脂可替代燃煤作为水泥燃料,有机肥可用于农田。
这样一来,企业每年可以少烧2万吨煤炭,节约1500万元,还可产生上千吨有机肥。同时,从源头上掐断了“泔水猪”“地沟油”。
海螺水泥又通过改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
如今,忠县80%的生活垃圾都被这座水泥厂“消化”,加上餐厨垃圾,海螺水泥累计处置了300多万吨垃圾,相当于减少填埋用地1200亩。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刘园园 王珊珊 滕继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