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8月17日,为加速医疗卫生领域数智化转型进程,全面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控效能,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发起的“慢性病防治典型数智产品与服务”征集活动启动。
据了解,当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庞大,防控压力持续攀升,亟需借助智能化手段实现疾病早筛、精准干预与全周期管理。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重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带来新契机,可穿戴设备、AI模型分析、虚实交互等技术应用,为慢性病防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此次征集活动将遴选一批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数智产品与服务,通过国家级平台推广,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活动旨在动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境内法人单位,聚焦疾病筛查、疾病诊疗、健康管理、支持性工具及其他类五大方向,涵盖14类数智产品与服务,全面支撑慢性病“防、筛、诊、治、管、康”全流程闭环。
据介绍,申报主体需确保技术合法合规、数据安全可控,通过慢性病防治数智产品与服务注册管理系统(https://digital.midbj.com)申报。入选产品将编入《慢性病防治典型数智产品与服务推荐目录(2025年度)》,并在行业峰会、慢病防控示范区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获得优先展示与推广应用,形成全国性示范效应,助力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
相关专家表示,慢性病防治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议题,数智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此次活动是汇聚行业智慧、共享创新成果、推动科技赋能的重要契机,将为“健康中国2030”注入强劲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