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21日,北京东城区以“公共法律服务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六大专项行动,旨在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法治保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发布会上,东城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卫杰介绍,近年来东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目前已形成“1+17+163”三级服务格局,即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个街道服务站、163个社区服务室。近三年,三级实体平台接待法律咨询超11万人次,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服务近3万小时,开展法律宣传230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8532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85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约2173万元。12348热线全年无休服务9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9.82%。
在服务企业方面,东城区组建18支律师志愿小队,与街道、园区、商圈结对,并发布《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管控合规百问》等成果;公证服务开设涉企“快速通道”,办理相关事项15734件,还推出绿色通道服务700余件、免费遗嘱1636件。
此次发布的六大专项行动具体包括: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提升行动,打造“紫金东华解纷中心”等区域品牌矩阵;法律援助提质增效行动,扩大覆盖面并规范服务流程;律师行业聚力赋能行动,推动“高端商事律企沙龙”常态化,成立IP出海法律护航联盟;公证行业规范提升行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普法宣传“中轴法脉”行动,通过主题活动融合法治与文化;实施涉外法律服务护航行动,培育涉外法治人才,推动文体娱产业仲裁中心建设。
此外,北京市东方公证处作为全市公证行业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于2025年6月通过验收,其构建的93项标准体系(含66项自制标准)实现服务升级,群众满意度从94%升至98%,185项公证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也将从合规咨询、争端解决等多维度助力东城优化营商环境。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全领域资源,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服务,以法治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