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陈瑜
“如果没有保护好这些宝贵资源,那么这里的景区、酒店,就没什么特殊性了。”站在福建平潭22号国际游艇码头,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彦看着绵延数公里的海岸线感触颇深,“海岸线的修复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性开发让当地生态资源得以存续,也成就了今天22号国际游艇码头及平潭各景区的独特魅力。”
8月20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福建平潭22号国际游艇码头。站在码头望去,开阔的海面上,不少人正乘风破浪,海边还有海上摩托艇、游艇等水上娱乐活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年以前,这片海域还不是现在的这般模样。
“这边原来紧邻一级渔港,粗放养殖与过度捕捞,让海岸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现代渔业等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将渔港升级扩容,严格规范养殖活动,彻底清除影响海洋生态的落后养殖方式。”林彦告诉记者,随着生态治理效果显现,如今包括平潭22号国际游艇码头等在内的区域,已成为别具滨海特色的风景区。
除了清退违规养殖,当地还修复岸线、清洁沙滩,沿着海岸线将平潭独特的沙滩资源、海蚀地貌、奇岩怪石保护起来,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在平潭68海里景区,保护后的海蚀柱、海蚀龛成为许多游客打卡拍照的必选背景图。
稳步转产养殖产业,临海周边村民端起了文旅消费的饭碗。近些年,平潭的主产业已由传统海运养殖、隧道施工逐步过渡到酒店民宿、特色餐饮、交通服务等新业态。特别是2023年,随着游客大量增加,民宿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当地居民顺势而为,发展起特色主题餐饮,致富“生意经”越长越好!
林彦表示,当前,平潭旅游业态正在向海上休闲运动拓展,22号国际游艇码头拥有游艇、帆船、尾波冲浪艇、摩托艇、香蕉船、水上飞人、海钓等众多热销水上娱乐项目,今年还新增水上泳池、潜水体验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休闲与动感兼备的玩海体验。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