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杨鹏斌
“作为一名植物育种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我的学术思路通过这次学习被极大地启发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亓玉婷说。让她有感而发的,是8月17日至21日在银川举办的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活动(宁夏科协党校班)。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党校(科技人才学院)主办,宁夏科协党校、宁夏科普作家协会承办,采取专题报告、学员论坛、高端对话、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邀请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提名人刘凯华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行专题报告;宁夏科技厅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潘春甜详细解读宁夏科技发展现状和科技创新政策;自治区组织部人才工作一处副处长何福解读宁夏人才政策;宁夏大学刘昊教授人工智能课程。
“我们还了解了闵宁镇的发展史,那是一部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脱贫攻坚奋斗史。”亓玉婷说,通过这次活动,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在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凭借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在抗逆性、产量、品质等关键性状上实现突破,培育出更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品种,直接提升作物生产效率。同时,应推动育种技术革新,衔接科研与产业赋能农业发展,重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弘扬老一辈育种家的奉献精神,主动向青年学子和农民普及育种知识,培养种业后备力量。
此外,活动组织来自全国的68名青年科技人才及青托博士代表到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志辉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贺兰山岩画科普教育基地、北方民族大学等地实地调研,了解宁夏产业发展等情况。在北方民族大学,学员们参观了“东归·西迁”主题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专题展等构建该校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矩阵,校领导就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进话题与学员深入交流。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活动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理论学习、跨界交流、建言献策、科技服务的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研修中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政策、人才政策有了更深了解。
基于切身感受,多名学员提出了真知灼见。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夏松港建议建立培训后的长效跟踪与联动机制,促进学员间持续交流与合作成果落地;同时进一步强化跨地域、跨系统的交流轮训,帮助西部青年科技人才更快对接全球创新网络,站在更高起点上进行创新竞争。“相信通过这些深化措施,能更好助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大任。”夏松港说。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