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卫华
8月19日,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之“筑梦星球”夏令营在国家速滑馆启动,近百名优秀青少年将开启为期6天的沉浸式研学,在科学家与工程师指导下,体验太空探索与工程实践的魅力。
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发布“建设外星科考站”核心任务,鼓励青少年永葆科学好奇、勇攀科技高峰。中国科技馆为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学家、工程师颁发特聘证书,这支高水平专家团队不仅为活动提供专业支撑,更充实了科技馆专家智库,为青少年科学教育筑牢根基。
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航天工程师贾阳分享了航天探索中的真实故事,生动阐释科学方法、工程思维与科学精神。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科研探索的艰辛与成就,激发了对航天领域的探索热情。
本次夏令营的核心场景“X-STAR 科考基地”按 1:1比例模拟外星环境,青少年将围绕“能源收集”“环控生保”“交通科考”三大板块展开实践。科学家与工程师全程协同,通过任务驱动、动手实践、跨学科学习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掌握太空探索与复杂工程的组织思路,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科学素养。
活动设置多重特色环节:“真实工程任务”助力青少年提升工程实操能力;“团队协作与交流分享”培养沟通协作素养;“顶尖科研院所探访”则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拓宽视野。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完成的工程成果经专家评审后,将成为“外星科考站营地”的组成部分,为后续实践活动提供基础模块。此外,“科学之夜”活动将科技、文化、艺术融合,让青少年在成果分享中感受科技魅力。
作为中国科技馆2025年重点打造的科学教育项目,“科学方法特训营”以“筑梦星球”为主题,聚焦“模拟外星科考站建设”核心任务。自3月启动以来,线上推出“创想说”系列公开课,并组织北京多所高校及航天领域专家深入20所中学,为500余名青少年开展整学期校内课程,指导他们完整经历“猜想-设计-验证-迭代”的科学探究闭环。
(中国科技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