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戴欣
洪水不仅带来眼前的危险,退去后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秦恩强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洪涝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具有持续性和滞后性。灾后环境恶化,非常容易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做好关键方面的卫生防病工作,是守护健康的重中之重。”
秦恩强表示,首先是严防病从口入。洪水加上炎热天气,食物极易受污染变质。因此,要警惕食物安全,务必丢弃任何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同时,食品采购、加工、保存的每一步都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不用非食品级的袋子或容器装直接入口的食物;不吃被洪水淹过、浸泡过或已受污染、变质的粮食(面粉)和直接入口食品(饼干、面包等);使用餐具前要彻底洗净。
秦恩强提示,配制消毒水必须用冷水,热水会让漂白粉精里的有效成分(氯)挥发失效。
他提醒,其次是保障饮水清洁,要及时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动物尸体,绝对不喝生水。如果只能使用来源不明的水,如井水、河水,务必使用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消毒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
“还要重点整治环境,清除病菌温床。同时要保护皮肤:防止感染伤口。”他说。
他提醒,灾后一周是传染病高发期。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往往是肠道传染病、接触传播疾病和虫媒传染病的高峰期。肠道病预防核心是喝安全水、吃安全食物、保持餐具清洁;接触病预防关键在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用品,避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虫媒病预防核心是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睡觉用蚊帐,必要时点蚊香、喷驱蚊剂防叮咬。同时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减少接触。
“如果出现发热、腹泻、呕吐、出疹子、眼睛红肿、皮肤溃烂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可能接触过洪水或被污染的环境。专业医疗人员也要加强对集中安置点的巡诊,努力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秦恩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