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马清
8月26日,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研发的“35千伏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项目成果成功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行列,标志着青海省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创新研发新型储能技术方面迈上新台阶。
据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技术装备评选,聚焦国内率先突破重大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关键装备,入选意味着项目已完成研制并具备工程应用条件,技术实力获国家级认可。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新能源发展迅猛,目前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达73%,“双高”特性引发的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新能源基地支撑能力薄弱、外送通道受限等世界性难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局“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载体,联合南京南瑞继保、中国电科院、鲁能新能源公司等单位,组建跨领域攻关团队,成功研制了35千伏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首创了经济、安全、可靠的35千伏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成套设计方案;突破了全过程电网频率电压控制方法,具备卓越的构网型控制能力,能够模拟同步机特性,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和无功电压调节;提出了自适应虚拟电量的高压级联储能能量均衡方法,实现了设备相内、相间以及多套设备之间的电池SOC多层次能量主动均衡;研制了基于分层分布式及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的储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秒—毫秒级多时间尺度多目标控制,以及能量管理与功率协调控制的解耦协同。
目前,该成果已在青海省海西州宝库储能电站应用,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具备无延时提供3倍电流支撑、过程电压源特性及暂态故障支撑能力,有效保障了弱电网地区安全稳定运行。系统的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将有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幅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的同时,将带动储能产业全链条技术创新,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