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科技赋能开放创新 成为外资投资高地

2025-08-28 10:05:5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27日,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数据显示,作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的亦庄组团,实际利用外资已达12.64亿美元,占全市自贸区总量的43.8%,稳居七个组团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北京经开区五年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数据跨境、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北京经开区率先构建起全国首个区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合规评估系统,北京经开区将外资医药企业数据出境审批周期从传统模式的数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拜耳、阿斯利康等跨国企业核心业务数据实现安全高效跨境流动。同时建成的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经开区服务站,已为200余家企业提供“评估—申报—监管”全流程数字化服务,相关技术标准被纳入国家数据安全试点。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尤为突出。北京经开区搭建的全球首个干细胞及基因诊断技术研发云平台,已吸引12家跨国企业入驻,累计处理临床数据超50TB。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北京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使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等企业的进口试剂审批效率提升300%。值得关注的是,区内建成的全国首个AI辅助药物研发中试基地,已成功孵化8个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

自动驾驶技术创新持续领跑全国。作为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北京经开区发布的《数据分类分级白皮书2.0》创新提出“车—路—云”三级数据加密标准,相关技术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区域推广应用。示范区L4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1200万公里,基于5G-V2X技术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正在向全国15个城市输出。

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上,北京经开区建成的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已汇聚30余个行业大模型数据集,算力规模达2000PFlops。这里诞生的全国首个AI监管沙盒试点,通过“算法备案+动态评估”机制,已安全测试17类创新应用。

商业航天领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服务模式取得突破,相关保险科技产品已服务产业链企业32家。

北京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未来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重点建设亦庄综保区这一国家级开放平台,打造“4+N”保税产业生态。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摄)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