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孙瑜 通讯员 林凤 王晓婧
8月28日上午,随着“京滨创新号”盾构机破洞而出,由中铁十四局施工的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2号盾构隧道完成盾构掘进,实现顺利贯通。这标志着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盾构隧道全部安全贯通。
据京津冀铁路公司天津工程指挥部高级工程师王金胜介绍,天津机场2号盾构隧道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全长8663米,设计为单洞双线,其中盾构段长7510米,分两个区间段组织建设,采用两台开挖直径达13.8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协同号”和“京滨创新号”施工,是目前天津最大直径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其中,3至4第1区间全长2628米,由“京滨协同号”负责掘进,已于2024年12月底实现安全贯通。5至6第2区间全长4882米,由“京滨创新号”负责掘进,于2024年6月始发,历时15个月完成掘进任务。
据中铁十四局京滨项目部工程师林尚月介绍,盾构隧道主要在富水软弱地层超浅埋始发、接收,且下穿机场、高压线、高速公路、河流等多处风险源,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限制因素多,技术难度大。下穿蓟汕高速时,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确保安全无感化穿越。
为攻克施工难题,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多年来大盾构施工经验,加强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为隧道装备配置、智能建造提供技术保障。施工过程中,他们应用刀盘刀具检测系统、开挖仓可视化系统、盾构隧道智能掘进控制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实时监控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采集盾构关键参数,为风险精准预控和参数精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项目团队创新应用自主研发的同步注双液浆技术,有效填充管片壁后间隙,提升管片稳定性,确保隧道成型质量。他们还应用盾构隧道全预制拼装、盾构浆渣绿色处理等成套技术,确保隧道安全、高效、绿色建造。
未来,京滨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将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形成集铁路、民航、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天津机场站也将成为天津地区首个实现航空与铁路之间无缝衔接和便捷换乘的高铁车站,为旅客提供更加综合、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同时,线路也将与京唐铁路等线路连通,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中铁十四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