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新型同位素药物园区的成立,为企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空间载体与全周期服务保障,能有效满足研发企业在研究、开发、转化、临床过程中涉及放射性环境方面的需求。”在8月28日举行的浦东新区新型同位素药物园区发布会上,晶核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余海华表示。
发布会上,张江药谷•创新药基地(老港)正式揭牌。一批同位素药物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及区属医疗机构,成立首批新型同位素药物产医融合创新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耕产业赛道、加速主体集聚,浦东科经委制定了《浦东新区促进医用同位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形成了专属“政策包、服务包”,推动供应链、运输链、创新链、服务链、政策链及安全链的“六链协同”。
“同位素药物通过生物靶向分子搭载标记同位素,利用同位素释放的伽马射线、贝塔射线、阿尔法射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瑞特医疗)总裁蔡继鸣向记者介绍,“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射程特别短,如阿尔法射线射程相当于人体3—5个细胞的距离,且作用效率很高;贝塔射线的平均射程也仅2.5毫米,对人体其他正常组织的影响极小,因此是一种安全性突出的疗法。”
新型同位素药物由于兼具精准靶向、强力杀伤、有限损伤和诊疗一体等临床优势,近年来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热点赛道。浦东按照研发与制造并重的原则,充分考虑同位素药物的特点,确定了“一体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即根植张江科学城内国际医学园区,布局“研发集聚区”,推动大量创新型药企、CRO服务平台、高等级医院等各类主体集聚于此;同时,在毗邻浦东国际机场(东方枢纽)的老港工业区,布局“生产集聚区”。
多家同位素药物企业正加快在浦东的研发生产布局。谈到选择在浦东落地的原因,蔡继鸣表示:“上海集聚了大量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人才,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与良好的营商环境,纽瑞特医疗落地上海浦东后,有望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据了解,纽瑞特医疗将在上海设立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亿元。公司计划通过该基地,将纽瑞特医疗上海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同位素药物细分领域的头部平台。
创新要素、临床资源、立体交通网络、区位经济优势、政策服务体系,共同构筑起浦东发展医用同位素药物细分赛道的“五大优势”。浦东科经委副主任凌刚强调,浦东国际机场是国内仅有的7家具备放射性物品进出港许可机场之一,且浦东机场已经设有“放射性物品临时存放场地”,申请即可使用。浦东新区将与机场及相关航司通力协作,进一步优化同位素药品进出港流程,提高航空运输的便捷性、时效性,确保远程运输快速可及。浦东将探索建立“白名单”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