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8月27日,国家酸化耕地治理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推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担任理事长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担任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研究员担任常务副理事长。
当前我国耕地酸化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威胁耕地质量、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加强酸化耕地治理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耕地质量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的战略举措,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面对当前形势,亟须凝聚全国优势科技力量,成立“国家酸化耕地治理科技创新联盟”,依靠科技赋能支撑酸化耕地治理工程的实施,创新协同机制,突破技术瓶颈,共同守护沃土良田。
据悉,联盟将以“夯基础、破瓶颈、建机制”为核心,依托国家有关酸化耕地治理与土壤改良相关优势科技资源集聚、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科学运行机制创新等载体,坚持问题导向、产业驱动、任务牵引、机制创新的原则,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合体,促进酸化耕地治理与土壤改良农业科技由原始创新向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转变。
会议指出,联盟要以创新驱动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现实治理难题,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要建立“问题诊断—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酸化耕地治理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政企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推动酸化耕地治理规范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
会议强调,联盟要以更宏观、更长远的时空视角审视耕地治理问题,找准酸化耕地治理关键技术问题,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形成更多技术可行、成本可控的综合性技术方案,努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标杆典范。
徐明岗以“我国酸化耕地治理与创新联盟战略”为题介绍了我国耕地酸化与治理态势、我国酸化耕地治理问题及建议,以及酸化治理创新联盟战略定位与发展设想。沈仁芳作了题为“我国酸性土壤状况与利用”的报告,回顾了我国酸性土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酸化机理与危害,以及改良利用的研究展望。徐明岗宣读了联盟倡议书。
来自全国49家耕地科技优势科研院所和14家企业的约120名理事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