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元元 陈卓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8月29日,首列满载500米长钢轨的列车顺利抵达成渝中线高铁简州铺轨基地,成渝中线高铁正式进入长轨存储阶段。成渝中线高铁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中铁三局承担全线铺轨施工任务,其中正线铺轨总长577.76公里,站线铺轨8.01公里,道岔31组。
此次进场的长钢轨是铺轨施工的核心物资。首批运抵的500米长轨共计50根,重量达1500吨,可铺设12.5公里线路。进场的钢轨在石板滩焊轨基地完成焊接与装车后,沿既有成渝铁路运输47公里,随后转入简州铺轨基地,钢轨既有线运输体量大、距离长,且对钢轨装卸的安全性与质量要求高。
项目部积极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为钢轨运输及装卸装上了“智慧大脑”。“我们使用32台群吊进行协同装卸作业,借助群吊分布式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现场总线技术,确保钢轨在起吊、转运、落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无任何扭曲变形,既大幅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又保障了钢轨本身的质量。”中铁三局铺轨项目负责人戴斌介绍。项目在钢轨运输过程中通过北斗时空同步监测系统,对列车走行、对位卸载、防溜防撞等关键环节实施毫米级监控,实现钢轨运输、卸载与存储全过程无缝衔接。后续项目将持续进轨,保证线路铺轨前完成400公里长轨的存储量,为全线铺轨施工创造先决条件。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成渝间直达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中铁三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