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通讯员 茅裴雯 刘春
近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支持与组织下,上海与西藏成功达成首次绿电交易,成交电量达785万千瓦时。这一突破性成果填补了沪藏两地绿电合作的空白,成为柴拉直流二期扩容工程投运后首笔外送跨区绿电,更彰显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优化绿电资源大范围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沪藏绿电合作别具特色,同时开展两笔交易,分两条输电路径将西藏的清洁电力送往上海。其中一笔交易依托柴拉、灵绍直流输电通道,将西藏清洁电力从西北方向直送上海,通过绿电交易方式达成国家“电力援藏”计划;另一笔则创新采用柴拉、庆东、锡泰三条通道接力,历经西北、华北、华东多区域迂回,最终跨越万里送达上海。
此次交易的达成,充分挖掘了跨区域输电通道的富余能力,确保来自高海拔的西藏绿电能够稳定送入上海能源消费网架。此次参与西藏绿电送沪交易的经营主体达37家,其中发电端涵盖中国华电、中国华能、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等多家发电集团,用电端则涉及上海7家售电公司代理的数十家知名企业用户,为上海应对绿电消费增长需求注入了来自青藏高原的绿色新动能。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沪藏绿电交易的‘破冰’,不仅是两地深化能源合作、共同践行‘双碳’目标的生动体现,更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赋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证明。”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管朱皇儒表示。
据悉,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省间电力交易机制,上海建立了多个来源通道的绿电交易机制,开展多个直流通道迂回送绿电。截至目前,上海已与16个省区开展绿电合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省间绿电交易180余次,成交电量达76亿千瓦时,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下一步,上海将以此次沪藏首笔绿电交易为起点,持续深化与西藏等新能源富集地区的合作,推动更多清洁能源送上海,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积累更多跨区域协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