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筑梦鹏城四十五载,书写春天的故事

2025-09-05 12:32: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罗云鹏 通讯员 肖明葵 杨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作为深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队,45年来,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与深圳经济特区同成长、共奋进,深度参与水工码头、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跨江通道、航运枢纽、水环境治理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重要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拓荒牛”点燃“蛇口开山炮”

迈步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一幅“蛇口第一爆”的老照片映入眼帘,络绎不绝的游客纷纷驻足参观。

在这张老照片的背后,是1979年的蛇口填海建港的开山炮轰然响起,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炮。中交四航局点燃“蛇口开山炮”的壮举,成为诠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深圳蛇口精神的生动实践。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中交四航局打破大锅饭制度,创新性提出“四分钱奖励”制度,不仅确保工程提前33天完成,更拉开了蛇口全面改革,特别是分配制度改革的序幕。

筑港修埠树立深圳质量标杆

新世纪以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为迫切的需求。中交四航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深圳蛇口港、盐田港、大铲湾等一批重点水工工程建设。

早在1987年,中交四航局便参与了盐田港起步工程的建设,就此拉开了深耕盐田港的序幕。1997年,中交四航局承建了当时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盐田港二期工程,新建三个五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期间,中交四航局大胆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下了多项国内的第一次: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桩内锚锭和斜向嵌岩施工工艺;首次采用进口的透水模板,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和表观质量;首次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硅烷浸渍等防腐措施,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历时26个月的日夜奋战,二期工程提前半年竣工。2001年,该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是中国华南地区水工工程首次获得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项,创下华南地区港口建设质量标杆。

后续,中交四航局接连参与了相关工程,累计为盐田港区建设了23个码头泊位,将盐田港区工程打造成中国集装箱港口建设的标杆,荣获鲁班奖3项、詹天佑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累计6项国家级工程大奖。

步履不停打造超级工程

2024年6月30日,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历时7年建成通车。深中通道是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其中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由32节巨型沉管首尾相接而成,中交四航局负责主要负责原有沉管预制厂的改造建设、23节管节预制(含最终接头)等。

为提高沉管转运效率,中交四航局成功研发出由200台单个载重最大800吨的电动轮轨式液压台车组成的世界最大智能台车编队,可将8万吨巨型沉管移动提速50倍,沉管转运时间由7天提升至3个小时,为沉管预制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样,为攻克“5毫米”混凝土浇筑难题,团队在进行千余次性能检测试验后,成功研发出能够适应大批量生产且脱空状态不超过“5毫米”的高流动自密实混凝土。

同时,中交四航局还积极参与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深圳机场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的目标,有效提升机场运行保障能力。

未来,中交四航局将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深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篇章,续写更多激荡人心的“春天故事”。

(中交四航局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