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龙存晶
初秋时节,祁连山逐渐被秋风浸染。9月5日,天微亮时,国网海北供电公司“石榴籽”供电服务网格员马杰已踏着草原的晨露,赶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古城驿站景区的“石榴籽”帐篷驿站,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再检查下制氧机和充电柜,确保游客到了就能用。”峨堡供电所所长赵旭飞一边指挥队员调试驿站设施,一边将医疗急救包、旅游宣传册等物资规整到位。9时许,随着游客陆续抵达峨堡古城驿站景区,隔壁的“石榴籽”帐篷驿站热闹起来了。
峨堡镇是“青甘大环线”重要节点,依托祁连山大草原的资源,古城驿站成了自驾游客的必经打卡地之一。“咱们服务的不仅是景区和当地客户,也是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我们要让来的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赵旭飞介绍,为切实给群众与游客提供便利,供电所以帐篷驿站的方式将供电服务再延伸,投运了这座多功能帐篷驿站,还把供电服务、政务咨询、应急救助、特产销售都整合进来,让这里既成为解决群众用电“最后一百米”的便民窗口,也成为彰显“大美青海”热情好客形象的人文窗口。
走进帐篷驿站,内部功能分区清晰明了,手机充电柜、寄存柜一字排开,旁边的医疗箱里,自动体外除颤器、常用药品摆放整齐。马杰正忙着给游客讲解充电柜使用方法,遇到有老人咨询用电政策,他还会递上一杯热茶,耐心细致地解答。“守着这个‘帐篷驿站’,帮大家解决问题特别有意义。”马杰说。
驿站采用风光储一体化的结构,通过在帐篷顶部配置光伏板、风力发电装置、储能电池,实现电力自发自用、零碳运行。客户不仅可以办理电费缴纳、用电申请、政策咨询等业务,还能在清洁能源展示区了解节能低碳知识。
“在古城驿站建设前期,供电公司帮助我们改造了全电厨房,现在做饭干净又清洁,没什么油烟味。还在景区旁建了一个帐篷驿站,游客来这露营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了。”峨堡古城驿站负责人陈建新说。
为助力峨堡镇草原旅游产业发展,自2017年起,国网海北供电公司在峨堡镇实施乡村振兴电网改造项目,共改造10千伏线路38千米,更换变压器5台,总计新增容量近2000千伏安。
有了充足电力保障,峨堡镇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将民俗文化、草原综合体、家庭牧场等旅游要素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休闲文旅产业带,受到各地游客青睐。
目前,峨堡镇38家牧家乐能够同时满足日接待游客量1.07万人,辐射带动319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