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一种热门的二维材料家族迎来了“大扩容”。包括美国普渡大学、德雷塞尔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将MXene材料家族的成员数量翻了一番,甚至在其中一种材料里引入了创纪录的9种金属。这一突破不仅扩展了材料组合的可能性,也为未来开发新型能源和电子器件提供了契机。
与标志性的二维材料石墨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不同,MXene含有多层金属与碳或氮原子。2011年,人们合成的第一个MXene是二维的碳化钛薄片,其结构是两层钛原子夹着一层碳原子,宛如一个三明治。不过,人们并不能像做三明治一样随意决定哪些金属进入哪一层。原子大小和电子特性不同,金属往往各有“偏好”。
普渡大学团队也曾合成出含4种金属的MXene,但始终无法确认复杂结构中的金属分布。此次,团队利用离子质谱逐层剥离MXene原子,首次清晰地描绘了不同金属在层间的位置。结果显示,当MXene含有4—6种金属时,仍遵循“各归其位”的分布规律。然而,当金属种类达到7种及以上时,情况发生逆转:各种金属不再分层,而是均匀混杂在一起,连此前难以引入的钨也能稳定存在。而钨进入二维材料后,可能被用作制氢燃料的催化剂。
这一成果意味着未来可在更宽广的“元素调色盘”中自由组合,从而获得性能多样化的材料,为能源存储、电子器件、催化以及电磁屏蔽等领域带来全新可能。